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xinwenxiangqing xinwenxiangqingnew
智能网联卫星的新质时空服务
2024-09-12      单刊后台管理员

智能网联卫星为低轨通信、遥感、导航等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载体支撑。和传统航天“以大为美、确保零风险”的设计理念不同,智能网联卫星更加追求“规模化、网络化、智能化、经济性”,强调卫星节点处理智能化、功能融合化、能力快速形成化,进而实现效能一体化。

时空信息既是卫星节点智能化的基础,也是实现星座一体化的关键,更是卫星发挥服务效能的具体体现。如何突破智能网联卫星先进技术、研制时空信息获取终端,创新时空服务应用场景,是建设更加泛在、融合、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的关键。

鉴于此,《无线电通信技术》拟组织“智能网联卫星的新质时空服务”专题,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踊跃投稿。

一、征稿范围

1.   低轨卫星时空基准建立与维持技术

2.   星载高精度原子钟技术

3.   星载自主精密定轨技术

4.   星地/星间时频传递技术

5.   卫星网络拓扑和路由技术

6.   低轨卫星互联网导航增强技术

7.   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技术

8.   面向具象场景的低轨卫星时空服务技术

二、特邀策划人

高帅和  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卫星导航、星间链路和空间时频领域的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北斗三号、载人航天空间站的关键技术攻关和载荷研制任务。目前担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总工艺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精度低成本卫星时频系统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时频传递与大气物理交叉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获华人地理信息领域全球青年科学家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发明协会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郑福  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北斗高精度时空信息处理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研发了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系统软件和北斗高精度授时终端装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教育部联合基金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课题等国家/省部级项目课题;研究成果获得首届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优秀博士论文,获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奖励3项。入选第六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获评首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杰出青年。

龚学文  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低轨星座的精密定轨与时间同步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研制的低轨卫星超快速精密定轨与预报软件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包括碳星等在内的多颗遥感卫星、国内首个商业GNSS气象探测星座计划(“云遥”)以及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高精度时频柜的地面系统精密定轨业务化运行。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了包括中国第二代导航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在内的多个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多个国家/省部级课题。202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百人计划(B类)。

三、重要日期

投稿截止日期:202571

录用通知:202581

计划出版日期:202511月第6

四、征文要求

1. 论文应属于作者的科研成果,数据真实可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推广应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或会议上发表,论文内容应不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不存在一稿多投问题。

2. 论文应包括题目、摘要、分类号、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以及通信作者联系方式等。请用word排版,具体格式请参考《无线电通信技术》网站的论文模板。

3. 编辑部在线投稿系统:https://wxdt.cbpt.cnki.net/(来稿请注明专题名称)。

策划人邮箱:

高帅和gaoshuaihe@ntsc.ac.cn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