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安全通信是专用通信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它的核心是要在复杂、多样的电磁和地理环境下构建满足特定误码率、传输时延等指标要求的可靠、安全、高速传输链路和网络,满足无人集群、战术分队等多样化任务平台的区域增强通信需求,支撑平台效能的发挥。近年来,随着用频设备急剧增加,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同时,使用场景更加立体多样,无人集群、地下空间、封闭楼宇等环境给通信链路的可靠性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传统单一制式通信波形难以满足需求。本专题目标在于推动国内高可靠安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探讨灵活编译码、多自由度通信波形与复杂多样环境之间的智能适变机理,探讨实时可信环境表征、分布式资源动态调度、敏捷智能决策等关键技术,报道国内相关单位的先进成果与技术突破,助推体系性成果的集成落地应用。
鉴于此,《无线电通信技术》拟组织“可靠安全通信关键技术”专题,诚邀高质量的投稿,共同探讨最新的研究成果、关键技术突破和实践应用案例。
一、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l 高性能信道编译码技术;
l 实时可信环境表征技术;
l 隐蔽通信技术;
l 物理层安全通信技术;
l 动态频谱接入与管控技术;
l 多自由度波形设计技术;
l 分布式资源动态调度技术;
l 敏捷智能决策技术;
l 其他与高可靠安全通信技术相关前沿研究和应用实践。
二、特邀策划人
白宝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主要从事信息与编码理论、编码调制技术和无线通信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译著《信道编码:经典与现代》和专著《5G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等,所构造的LDPC码入选3GPP 5G编码标准。主持完成了国家重点计划项目以及“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的研究工作。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面向未来无线通信信息处理若干关键问题的数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工作。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信息论分会主任委员,《无线电通信技术》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雷菁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全军优秀教师,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人才能力提升工程专家。长期从事信息论与编码、安全通信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计划项目、国防科技创新特区等30余项。编著教材8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等SCI检索60余篇,授权国家/国防专利1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辜方林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军队科技创新青年英才。长期从事战术无线通信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大专项集成项目课题、青年基金、173重点项目课题、创新特区重点项目课题等多个重点项目。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通信学报》等权威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40余篇,授权美国专利3项、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获中国发明专利奖银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大学青年创新奖、军委联合参谋部创客大赛二等奖等多项奖励。主要研究方向为可靠无线通信。
三、重要日期
投稿截止日期:2024年11月1日;
录用通知:2024年12月31日;
计划出版日期:2025年3月第2期。
四、征文要求
1. 论文应属于作者的科研成果,数据真实可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推广应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或会议上发表,论文内容应不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不存在一稿多投问题。
2. 论文应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中图分类号、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以及作者简介和联系方式等。
3. 编辑部在线投稿系统:https://wxdt.cbpt.cnki.net/(来稿请注明专题名称)。
策划人邮箱:gu.fanglin@nudt.edu.cn